2011-06-06

0604 2011 Dive Logs

龍背上壯觀的魚風暴,只見上千尾的小魚緊密的聚在一塊並不時的變換隊形與改變行進的方向...
Save the Ocean, Cherish the Marine Lives


1st dive
Location: 龍洞灣南岸和美國小
Wave: Minor
Current: None
Water temperature: 22 °C
Dive time: 74 mins
Max depth: - 25 M
Dive type: EAN 32


2nd dive
Location: 龍洞灣北岸客棧前方
Wave: Minor
Current: None
Water temperature: 23 °C
Dive time: 76 mins
Max depth: - 10 M
Dive type: EAN 32

今年東北角的海溫真的是奇怪,時序已經邁入六月,而農曆也已到了端午,陸地上的氣溫已經常有盛夏的威力,但海溫硬是仍停留在23度之下。從今年五月7號東北角開潛至今也已經近一個月,這段期間的每一趟潛水最後都是以皮皮挫收場,經常的情況是: 殘氣量還足夠再撐一下,但身體實在是冷得受不了而決定放棄玩水上岸取暖。看來真的應該趕快去訂製一套free diving專用的防還衣來穿才是!

今天的潛伴仍是好搭檔大K,第一潛決定去和美湊熱鬧,原本以為過了上午八點車位應該沒剩下多少,不過實際上車子開到那裡後居然還可以停在距離九孔池不遠之處,這代表許多潛友可能返鄉過節,不然就是利用連假跑去外島或墾丁享受27度的溫暖海水去了,否則在這種艷陽天下和美國小的人潮應該是和熱鬧的市場差不多才是。
既然只能留守台北,就只好學著來享受透沁涼的海水。畢竟能潛水就是一種幸福,我不由得想起早上出門前在小7結帳買咖啡時,看到排在我身前的一位肢障朋友用他那已經截肢的兩隻手腕吃力的掏錢的畫面,望著海堤前那湛藍的海水,我再次覺得人要凡事懂得惜福,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事是理所當然的,唯有懂得珍惜與不懂得珍惜的差別。

第一潛的精采之處在於能再次目睹龍背上壯觀的魚風暴,只見上千尾的小魚緊密的聚在一塊並不時的變換隊形與改變行進的方向,這種以數量與集體行動的策略目的是要讓掠食者頭暈目眩,不曉得該由何處下手而產生自保的效果。 這是一件海洋生物在演化上產生的奇妙結果,只可惜海洋裡的各種生態只要碰上了貪婪的人類,即使是累積千萬年所演化出的保命技巧也會變成脆弱的不堪一擊。 現代的漁船便是針對了這種小魚會群聚自保的行為開發出了細網目的雙拖漁網來將之一網打盡。 對魚群而言,原本演化出用來保命的技巧在遭遇人類時竟成了導致集體滅絕的推手,真是令人感慨

(請點擊以下圖片後於新視窗欣賞大圖)









此外,在龍頭的附近我們正巧撞見了數尾六斑二齒魨正輪流著讓兩尾有魚醫生之稱的藍帶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來替牠們清潔身體,只見這些刺河魨們氣定神閒的張開鰓蓋,依次享受列唇魚仔細的服務,這種互利的行為讓這處清潔站充滿著祥和的氣氛!





今天另外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則是發生在岸上,話說當我和K在第一潛結束後在岸上討論接下來要去哪一個潛點時,也屬於神眼級的潛友丹尼爾這時候跑過來和我們打招呼,順便介紹我們認識他的師父,Jimmy。 這位Jimmy遠遠看過去是一位身材瘦高,頭上綁著頭巾的潛水員,但當他走近後,我們才發現他其實是一位有點年紀的前輩。等他自我介紹他的年齡超過六十而且已經在當阿公時,我不禁大大的打從心裡感到佩服,我轉頭拍著K的肩膀說,「兄弟啊!這就是我們要效法的role model在艷陽下Jimmy前輩臉上的微笑說明了潛水絕對是一項可以持續很久的活動! 這也證明了大海與內太空的魔力,會讓愛上它的人年復一年持續的跳入它的懷抱,我相信我和身邊的一些潛友絕對有像Jimmy前輩的這種熱情,唯一較令人擔心的是台灣的海洋生態,再過二十年後不曉得會變成什麼模樣!

最後是這兩趟潛水所拍的一些其他的影像,有興趣的人加減欣賞吧~













































沒有留言: